病原知识库丨(二十九)上吐下泻——诺如病毒

01
病原学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最早被称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由于其在电镜下呈圆形,无包膜,表面光滑,也称作小圆状结构病毒(SRSVs)。诺如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27-40nm。
基因分型
诺如病毒目前较难在体外培养。根据基因特征,诺如病毒被分为6个基因群(GI-GV),GI和GⅡ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两个主要基因群,GIV也可感染人,但很少被检出。GⅢ、GV和GVI分别感染牛、鼠和狗。
病毒变异
诺如病毒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即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我国自2014年冬季以来,GⅡ.17变异株所导致的暴发疫情大幅增加。

02
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发病相对较急。诺如病毒的平均潜伏期为24h,随后突然起病。病程通常为12~60h,临床表现以轻症为主,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和腹泻。
儿童主要表现为呕吐,而成人则更多表现为腹泻。全身症状常见头痛、发热、畏寒、肌肉酸痛、黄色稀水便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也有少数出现白细胞增多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极少数病例会致死,通常为免疫功能低下群体(如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患者)严重脱水所致。

03
流行病学
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因此,人们又称之为“冬季呕吐病”。感染的主要人群为成人和学龄儿童。
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患者感染极少量的病毒即有传染性,急性期患者排毒量大,此时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还包括空气传播、直接接触污染物、人与人密切接触,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我国一项院内诺如病毒暴发系统性分析显示,院内暴发以住院患者为主,主要发生科室为内科和老年医学科。人际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GⅡ基因型诺如病毒较为常见。
免疫反应
一项志愿者人体试验研究表明,诺如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个月。然而,人体即使先前感染过诺如病毒,同一个体仍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
部分人群即使暴露于大剂量诺如病毒仍不会感染,可能与先天宿主因素和后天获得性免疫有关。
疾病负担
诺如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均受影响,尤其在5岁以下儿童中疾病负担最重。
诺如病毒感染的经济负担巨大,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每年有超过6.84亿人因诺如病毒感染患病,超过200000人死亡。每年直接医疗费用估计为42亿美元,社会成本为60亿美元。
根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2016-2021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2291起,其中诺如病毒暴发1746起,诺如病毒暴发占比由77.4%增长至85.7%,期间最高值为91.3%。

04
实验室检测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推荐将粪便标本作为检测诺如病毒的首选标本,肛拭子作为标本不能长期保存且检出率略低。根据技术原理,主要可分为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可针对ORF1/ORF2区设计引物和探针,该区域是诺如病毒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区域,在同一基因型不同毒株间有相同的保守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高于传统PCR,可检测诺如病毒GⅠ群和GⅡ群。
抗原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高度变异(基因型超过29个)且某些基因型存在抗原漂移(如GⅡ.4型)。ELISA可适用于暴发疫情中大量样本的筛查,不适合散发病例的检测。如若ELISA检测样本为阴性,则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二次检验确认。

05
治疗方案
目前,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为支持治疗。疾病为自限性,通常仅需口服补液。婴幼儿和老年人是产生严重脱水的高危病人,如果出现严重脱水,则需要静脉补液进行治疗。

06
预防控制
诺如病毒无特异性的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防御措施。
①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瓜果蔬菜类食物清洗干净,海鲜水产类食物蒸熟煮透。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彻底清洗双手。
②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③做好个人防护
在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儿童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处,外出时应做好自身防护和手卫生。如若呕吐或腹泻,污染物品和场所要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进行清洗和喷洒。
参考文献:
[1]廖巧红,刘娜,段招军,等.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5, 000(001):7-16.
[2] 胡必杰.哈里森感染病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
[3] 靳淼,段招军.重视诺如病毒[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 36(5):2.
[4]李凡等.医学微生物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健康中国》
[6]Yu F, Fu J, et al. Norovirus outbreaks in hospital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J Hosp Infect. 2023 Dec;142:3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