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丨多发于儿童群体——细菌性脑膜炎
2019年,全国估计有251万人罹患脑膜炎,23.6万人归因脑膜炎死亡。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是脑膜炎发病重灾区,约有128万儿童感染,11.2万位儿童归因脑膜炎死亡。
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由各种细菌感染脑组织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大约五分之一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会出现长期身体与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严重情况下,会引起残疾,对病患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脑膜炎的典型三联征为发热、头痛和颈强直(颈项僵硬),但典型三联征并不总是存在。
●意识水平下降:75%以上的患者出现此类症状,从嗜睡到昏迷程度不等。
●癫痫样发作:20%~40%的患者可在细菌性脑膜炎病程早期或病程中出现。
●颅内压升高: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并且是造成反应迟钝和昏迷的主要原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包括意识水平降低、视乳头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去大脑强直和库欣反应(心动过缓、血压升高和呼吸不规律)等。超过90%的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180mmH2O,20%的患者>400mmH2O。
典型的临床特征可能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例如脑膜炎奈瑟菌血症的皮疹,起初表现为弥漫性红色斑丘疹,也可迅速发展为瘀斑,主要出现在躯干、下肢、黏膜和结膜,有时也会出现在手掌和足底。
全球范围
Cornelis N等人进行了一项跨越80年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刊登于《JAMA》子刊中。这项回顾包括108个国家的371项研究,描述了全球细菌性脑膜炎病原体分布以及病死率趋势。
在所有报告患者性别的病例中,女性患者占比为40%。在所有报告病原体的病例中,检出的常见细菌主要为:
● 脑膜炎奈瑟菌(25%)
● 肺炎链球菌(25%)
● 流感嗜血杆菌(22%)
● 无乳链球菌(4%)
● 大肠埃希菌(2%)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
不同病原体的相对比例随时间产生变化,其中肺炎链球菌的比例有所增加,而流感嗜血杆菌的比例有所下降。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体的比例随时间变化
新生儿群体:最常见无乳链球菌(34%)、大肠埃希菌(24%)、肺炎链球菌(6%)。
儿童群体(2个月至16岁):最常见脑膜炎奈瑟菌(31%)、流感嗜血杆菌(30%)和肺炎链球菌(29%)。
成人群体:最常见肺炎链球菌(45%)、脑膜炎奈瑟菌(2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
我国流行
我国一项刊登于《柳叶刀-区域健康》的脑膜炎流行学特征分析报告,对20454名急性脑膜炎病患的年龄、病原谱、地域流行特性进行汇总。

▲2009-2018年,中国29个省份144家定点医院监测急性脑膜炎或脑炎患者地图
在所有报告病原体的病例中,检出的常见细菌主要为:
● 肺炎链球菌(27.33%)
● 金黄色葡萄球菌(24.76%)
● 脑膜炎奈瑟菌(21.19%)
● 大肠埃希菌(16.72%)
细菌的阳性检出率随着病患的年龄变化而变化: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降低,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的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不同人群中,排名前三的细菌为:

▲不同年龄端中的病原谱检出率变化
儿童(<5岁):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奈瑟菌
青年(5-7岁):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成人(18-59岁):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老人(≥60岁):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猪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最常见于北方,而南方最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住院患者中更常见,而脑膜炎奈瑟菌在门诊患者中更常见。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对儿童群体的临床识别、辅助检查选择、临床诊断及病原诊断,经验性抗感染及常见病原的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和激素治疗等关键步骤进行汇总。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治流程图
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脑脊液检查:
WHO 2025版指南强烈建议对脑脊液样本进行革兰氏染色,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蛋白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及脑脊液-血液葡萄糖比值。对于尚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有条件推荐检测脑脊液乳酸水平。
培养法:
是判断抗菌药物敏感性的"金标准"。
PCR:
WHO强烈推荐对疑似急性脑膜炎患者采用基于PCR的分子检测技术对相关病原体进行筛查。指南指出,单重PCR检测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细菌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多重PCR检测虽总体阳性检出率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因病原体类型及检测环境差异显著波动,需警惕假阳性或假阴性风险。
二代测序: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推荐:3d内未获得明确的病原学依据且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对留存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检测。
抗原检测:
可以作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原诊断的辅助手段,但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肺炎链球菌感染。
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增强序列可见渗出、脑实质或软脑膜异常强化;脑室系统扩张、脑室内有异常信号;脑实质内的局限性水肿和环形异常强化。
对于婴幼儿来说,其治疗困难,并发症多,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精准诊断及治疗是儿童诊治管理中的关键,一旦临床医师怀疑患儿存在细菌性脑膜炎,应在病原学检测采样后立即(就诊1h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不能因为检查而延误开始治疗的时间。
▼常见细菌的血清型及其耐药情况

若已知病原微生物的药敏结果,则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若药敏结果未知,《指南》推荐如下:
肺炎链球菌:推荐使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联合万古霉素。
大肠埃希菌:推荐使用美罗培南。
当病原不明确时,若没有并发症,结合临床疗效建议至少治疗2周。足疗程治疗后效果不满意或存在并发症者,应综合分析原因决定疗程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预防细菌性脑膜炎的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和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等。接种针对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注意食品卫生,养成生熟分开的习惯,食材洗净,避免生冷、烧熟煮透。注意冰箱卫生,正确储藏和保存食品,定期清理冰箱;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充分加热后食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老人、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van Ettekoven CN,et al. Global Case Fatality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During an 80-Year Perio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Netw Open. 2024 Aug 1;7(8):e2424802.
[2]WHO guidelines on meningiti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ar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5.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3]Wang LP, et al, Yang WZ, Gao GF; Chines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Etiology of Acute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urveillance Study Team. Eti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acute meningitis or encephalitis in China: a nationwide active surveillance study.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2 Jan 3;20:100361.
[4]胡必杰.哈里森感染病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国家儿童感染与过敏性疾病监测中心,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J]. 中华儿科杂志,2025,63(02):117-130.
